冠科美博创始人余国良:当真正的First in class大量涌现,中国创新药的泡沫也就破了 | 新年特辑


2020年一去不复返了。

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行业,也把医药健康行业推到了聚光灯下,百余家医药企业IPO上市更是让这个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

那么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这个群体来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状态?在这个不平凡的一年,他们经历什么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度过这些焦虑的时刻?贝壳社跟2020年最活跃的一批医健领域创业者聊了聊,希望借这个机会,一起记录和展望,也希望提供一些角度和反思,供大家思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21新年的画卷也已然展开,而身在其中的我们,能留给世界也只能是不断向前奔跑的背影。

微信图片_20210112144626

冠科美博创始人余国良

1.24亿美元融资、两个新药IND、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是冠科美博在过去一年的几个重要时刻,用公司创始人余国良的话说,“2020是超额完成任务的一年。”就生物技术行业发展来看,余国良也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接下来两三年行业仍将处于一个比较“旺”的阶段,这对创业者们来说是一个思考自我差异化的有利时机。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企业最后都会走向成功,余国良谈到,“当大批失败开始出现,也就是中国创新药泡沫被捅破的时刻。”

01  正面挑战,超额完成任务的一年

2020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但对冠科美博来说,是快速成长的一年。

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我们美国团队成立于2016年,去年有一个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好刚启动,但所有美国同事疫情开始后都是在家办公,基本没见过面,这个时间开展国际多中心试验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国内团队2018年成立,虽然才2年多时间,但我们去年就有两个药拿到了中国IND批件,从pre-IND到IND工作量很大,细节非常多,我们还是做下来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任务。

另外2020年底,我们候选药物APL-106获得了国家CDE突破性疗法认定,我本来以为要等到2021年,而且在这之前的IND也提前了近两个月获批。很多事情进展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要归功于团队非常强的执行力。

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挑战。首先是临床开发方面,新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是安全性,然后才是药效。公司当然是希望尽快开展试验拿到数据,但从受试者保护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而每个患者的身体条件、基因背景、治疗环境和药物反应都不一样,我们在这方面一直是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和时间,最大化的保护受试者安全和权益。

另一方面,我们从初创发展到今天这样比较成熟的阶段,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挑战。比如在过去的这一年,整个团队的工作量非常大,员工上班、出差和见面都比疫情前更加麻烦和辛苦,这种情况下我就要思考怎么去给大家鼓劲,怎么去解决大家在沟通中遇到的问题等等。

作为创始人和CEO, 在公司的整个团队中,我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日常工作都是分配给各个部门的主管去完成。在公司“往哪个方向走”这个问题上,我一直跟团队强调“我们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冠科美博的策略定位也很简单,就是开动脑筋,用各种各样聪明的方法,最有效地去攻克肿瘤。一旦这样想,我们就不会因为熟悉什么才去做什么,也不分大小分子、抗癌机理等等,这些都只是工具,我们的最终目标归根结底是要让癌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以我们2020年初引进的APL-106为例,它的机理是把肿瘤细胞从人的骨髓或组织里赶出来,然后用其他肿瘤药来杀死它们,就是这么简单,但很聪明。如果不是用我们的思路去钻研挖掘,很多公司可能不会发现这个药,也看不懂。

当然我们也不是只做单药,在不影响毒性的情况下,通过将两三种靶点、活性或机制不同的药物联用来提高治疗效果,也是我们正在钻研的事情。癌症治疗本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标一旦确立,聪明的办法可以有很多。

02  未来2-3年,生物技术行业仍将处于“旺”的阶段

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对整个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但生物技术行业整体发展还是不错的,政策和资本对健康产业的更加重视,以及越来越多创业人才的涌入,都使得行业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大。

大家经常会提到“中国速度”,在生物技术行业,政策导向正使得行政审批步伐大大加快,“中国速度”体现的非常明显,甚至我觉得现在国内步伐比国外还要快。拿我们的APL-106来说,IND审批和突破性疗法的认定就都是在2020这一年内发生的。

这其实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审批,也是国家CDE的第一次突破。以前,如果一个项目正在国外进行Ⅲ期临床试验,那国内的审批就必须等到国外的Ⅲ期临床拿到结果。但这次在国外Ⅲ期临床还在进行的情况下,国家CDE批准了我们的I期桥接试验和Ⅲ期临床试验,相当于是跟国际同步走,这一进步真的非常难得。

资本层面上,2020年国内资本市场非常火热,很多企业都顺利拿到了融资,大家这几年里募到的资金也应该是生物技术行业历史上最多的。这个现象也被称为“Window Open”,相当于是买方市场,投资人追着创业者,而不是创业者求着投资人。

不过所有行业都有周期性,生物技术也一样,也许过一阵子大家都会冷静下来,甚至资本市场也会“关门”。我本来预计今年年底国内生物技术行业要开始“冷”了,但由于新冠疫情,我觉得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还要往后延迟两三年。

现在来说,生物技术行业整体上还是会继续处在一个比较“旺”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正好是各公司寻找所谓自身“差异化”的一个时机。比如在这之前,大家都跑去做PD-1,现在缓过劲来发现PD-1赚不到钱了,那是不是可以再去挖掘一些原创性的项目,或比较长远的方向。

其实回过头去看,除了眼前融资、临床等阶段性目标,真正长远的目标应该是要有足够的创新,去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如果以此来确立公司的定位,就不会因为眼前的困境而焦虑,或者为了短期目标而去做一些错误的决定。

创业不能仅仅是为了“我的下一口饭在哪里”,还要Follow Your Heart,寻找到市场真正的需求,走得与众不同,才能走出自己的精彩来。

03  真正的First in class会比想象来得更快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离不开创新。

中国生物技术的创新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药可用,能够让患者尽早用上好药,这取决于临床和审批;二是药物的可及性,即不仅“买得到”,还要“用得起”。

这两方面都很重要,第一个创新跟生物学原理有关,是由科学启动的;第二个创新则由技术驱动,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更有效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以及更优质的管理方法,提高药品的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能够让患者真正用得起好药。

我前些年回国去参观一个药厂,当时一个重组蛋白药发酵一大罐才能生产三针,得率非常低,成本收不回来,患者也用不起。但发展到今天,我们创新药生产得率至少增加了10-20倍,同时随着试剂耗材的国产化以及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药物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不过另一方面,比如目前大家扎堆做PD-1,其实也还是因为创新力不够,敢去做别人从没没做过的药的中国药企,实际上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敢去完全创新,First in class大量涌现的现象肯定是会出现的,而且出现的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

到那时,会有一批走在前面的企业脱颖而出,也会有一些企业因为具备比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成为领跑。当然也并不是每一家都会成功,生物技术这个行业一定有不少企业是会失败的。既然是创新,没有大量失败的话,那只能说明创新性远远不够。

在如何看待“中国创新药到底有没有泡沫”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等到大批的失败案例出现的时候,泡沫也就被我们自己给捅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