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本土biotech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近两三年,全球医药领域投资热潮明显消退,市场的关注点已逐渐从药物能否成功研发转移到药物上市后能否迅速实现商业化价值上,大浪淘沙,行业降温过程中一些伪创新、没有优势的企业逐渐被舍弃。但是拥有独特的技术平台、有潜力的研发管线、突出的商业化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biotech依旧有较强的成长韧性,这些未被淘汰的企业,有的已经抛开中规中矩的“自己推进药品研发及上市”的传统路线,探索出了资本寒冬下别样的生存之道。
        
下行周期,Biotech面临的困境
    
对于被困在医药寒冬里的Biotech,面临着不同的困境。首先,一级市场投资萎缩,创新药企融资困难。融资难易程度是行业景气度的表征,全球经济大环境遇冷,投资人出手谨慎,企业募资成了一大难点,医药板块也不例外。纵观过去十年,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的融资额从2013年的36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620亿元,到2022年降到了393亿元,同比下降36%,根据动脉橙果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共发生融资1300次,融资金额为103亿美元,整体规模大致倒退到6年前2017年至2018年的水平。另一组数据,PitchBook显示,2023年美国生物制药行业融资约240亿美元,相对于2020年至2022年的381亿美元、539亿美元和369亿美元,融资数额也大幅下降。

其次,二级市场的医药IPO也陷入生死局,通过IPO狂揽资本的时代似乎也过去了,近一两年,整体的IPO数量大幅减少,据统计,2023年,A股市场上只有21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相比2022年的53家,数量减少了约60%,此外,IPO募资总额也一再缩水,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A股IPO首发募资金额从2532.48亿元一路增长至5868.86亿元,但是到了2023年,A股IPO募资额仅为3565.39亿元。

同时,IPO终止现象也屡见不鲜。数据显示,2023年IPO终止的企业数量达到了39家,进入到2024年,医药板块IPO终止的现象持续恶化,仅2024年1月,已有澳斯康生物、脂肽生物、博纳精密、上海爱科百发等7家企业终止IPO。

最后,行业内同质化竞争太激烈。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经济下行期里,投资者的容错率降低,拒绝追加投资概率增加;在现金为王的时代,Biotech试错成本也大大降低,确切地说,没有太多资金投入研发端,多数企业都往已被验证的成熟靶点或者领域涌入,例如此前PD-1成为爆款时,几乎所有的Biotech开始做PD-1,后来CAR-T领域的Abecma和Kymriah成功,国内大部分CAR-T的靶点都集中在CD19和BCMA等。

目前各大药企正扎堆投入PD-1、ADC、GLP-1、BTK、CAR-T等一些热门靶点,甚至上百家企业挤在同一个赛道,竞争惨烈可想而知,结局也显而易见,那些既没有独有核心技术,也没有Bigpharma拥有更多的金钱来快速模仿一个相同靶点的Biotech,很难凸显自己的核心价值,终将在同质化竞争的浪潮下折戟沉沙。

 BD解困局:从“卖管线”到“卖身”
       
显然,当前国内医药企业吸引资金的能力被抑制,叠加采集、医保谈判、研发同质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很难快速实现自己的目标,部分Biotech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目前来看,国内Biotech正通过BD(license out、并购)的方式走出内卷。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23年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至少发生120起,交易总金额近850亿美元。根据综合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国产创新药出海实现前所未有大爆发, 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且有至少15笔交易的总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license out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了2022年。其中ADC成为授权最多的药物类型,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5榜单中有8笔交易涉及ADC,交易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其中百利天恒以一笔与百时美施贵宝(BMS)84亿美元的合作夺冠,在ADC之外,2023年小分子药物的license out表现尤为突出,诚益生物的小分子GLP-1RA的20亿美元的对外合作位居榜二。

图片1

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5

图源:医药魔方

整体来看,国内Biotech通过管线Lisence out回笼资金,减轻资金压力,反哺企业研发已渐成常态。

在管线license out之外,国内Biotech正在开辟另一生存之路——股权的并购。2023年12月阿斯利康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成为首个跨国药企完全并购中国Biotech的案例,也是从亘喜生物被收购开始,国外医药企业并购本土biotech初见端倪。

在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十天后,2024年1月诺华宣布将信瑞诺医药收入麾下;2024年3月,美国生物制药公司Nuvation Bio 宣布收购葆元医药;2024年4月,欧洲抗体巨头Genmab收购普方生物,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共有4家中国药企被国外企业收购,被并购似乎成为了本土Biotech谋求发展的新趋势。

图片2

国内Biotech被并购情况

图源:公开信息整理

 

穿越周期,核心竞争力是取胜王道
        
各类外资药企的介入,悄然改变着国内创新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同时也在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无论是管线的license out还是被并购,都是买卖双方的双向奔赴,买家有需求,卖家有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更好实现共赢。以亘喜生物被阿斯利康收购为例,亘喜生物之所以能创历史成为第一个被跨国巨头收购的本土Biotech,源于其自身的能力不容小觑。亘喜生物利用其开创性的FasTCAR及TruUCAR两大突破性技术平台以及SMART CARTTM技术模块,开发一条涵盖自体和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的丰富产品管线,可以说全覆盖了CAR-T领域。双方的并购合作恰好是各求所需,此前阿斯利康已经构建起了针对实体瘤的CAR-T和TCR-T管线,通过收购亘喜生物,正好扩充其在CAR-T细胞疗法管线的布局,进一步夯实其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实力,而亘喜生物也借此摆脱了IPO后股价持续下挫的困境,保持了资产价值。

倘若亘喜生物没有CAR-T这个优势加持,想必也难入阿斯利康的眼。事实上,不止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诺华并购信瑞诺也是因为信瑞诺在IgA领域的研发领先优势正好符合诺华重视肾病领域的“胃口”;Genmab并购普方生物是因为普方生物主打管线靶向FRα的ADC药物Rina-S能够与Genmab现有管线互补。

从并购的角度来看,那些在产品管线或技术方面拥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外资企业的青睐,而管线的license out更是如此,有价值的管线更能成为采购的焦点。

结语
      
创新行业正在重塑格局,核心竞争力是医药企业的利刃,每一个寒冬,都有新生和消亡,处于调整周期的Biotech企业虽生存艰难,但适者总能找到支点,逆势生长,谁将成为下一个被收购和下一个license out的本土企业,拭目以待。参考资料:

1、《复盘2023 | 医药IPO变奏,21家企业过关,39家企业终止IPO》融中财经

2、《研之有理 | 资本寒冬下的医药企业发展策略》安泰研值

3、《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5》医药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