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医疗腾飞在即


“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分支的数字医疗,也成为今年两会热议话题之一。

目前数字化医疗设备已出具规模,包括成熟的B超、CT、手术机器人以及尚在发展中的VR、AR、MR、DT等技术等。而医疗体系数字化更为复杂庞大,属于系统性工程,涉及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产业链中的企业、社会公众等主体,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构筑起数字医疗大厦。

作者丨Nancy

新兴的数字化医疗设备

据报道,由波克数康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的“斜弱视治疗系统”游戏化数字疗法近期获Ⅱ类医疗器械认证,标志着国内数字医疗迎来突破性进展。

实际上,全球迄今已有诸多学术研究都证实VR可应用于心理治疗。相比传统疗法,采用VR暴露疗法成本更低,可适用于焦虑症、恐高、蜘蛛恐惧症等特定恐惧症,疗效反应良好。VR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构建视听触动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患者与虚拟环境产生仿真的交互性体验,能够加速恢复患者心理健康,具有治疗简便、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

微信截图_20220421151519

数字医疗在精神病领域的应用举例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近两年,在VR和AR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即在真实世界中引入虚拟对象,并实现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交互,在医疗领域也有诱人前景。研究人员利用患者CTA、MRI影像数据,应用3D-Slicer软件将CTA/MRI配准融合后重建皮肤、颅骨等虚拟模型,再将虚拟模型导入混合现实设备,通过微软的Hololens全息眼镜显示患者的全息影像。手术医生通过头戴设备便能对待解剖的病灶部位结构一览无余,准确指导术前、术中操作,并应用于临床教学当中。

2

医生通过HoloLens观看脑膜瘤患者全息影像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期刊论文

Hololens是全球首款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混合现实设备,不受线缆限制,具有使用方便、轻便舒适、算力强大(全息处理单元每秒可以处理1万亿次计算)、高分辨率成像等特点,能三维直观展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解刨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全息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高价值信息。

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s,DT)技术也是数字医疗的新宠。数字孪生体被定义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最早由200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PRA)提出。2019年我国也成立了数字孪生体联盟。数字孪生体并非对物理对象的简单克隆,而是一套独立于物理对象的数字系统,不仅能还原本体的内部状态、外部环境,更能与物理世界实时互动。

数字孪生体技术最初应用于工业物联网领域,近年来逐渐延伸到生物医疗领域,成功案例包括头部颈动脉闭塞度检测、心脏冠状血管检测治疗、骨骼组织再生等。比如OnScale公司还推出用于改善新冠病毒COVID-19患者预后的数字孪生肺。全球范围内,大脑数字孪生体也在积极研发中,有望帮人类开展大脑物理创伤治疗,提高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精准度,治疗老年痴呆、脑萎缩等。药明康德团队就基于AI平台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成功创建了数字孪生模型。

数字孪生体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开发的数字心脏项目(The Living Heart Pproject),研究人员通过“活体心脏”透彻研究真实心脏泵送血液、通过生物电控制肌肉纤维以及对药物如何产生反应的生理过程。该项目能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预演、帮医学院高效开展解刨教学、让医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企业开展仿真实验,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1

达索活体心脏研究项目

来源:达索系统

今年以来,集VR、AR、MR、DT于一体的“元宇宙”也渗透进医疗领域。元宇宙不仅是针对物理实体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起的1:1数字孪生体,还包括人类想象力创造出的虚拟事物。2021年,Facebook公司更名为Meta,计划集全公司之力进军元宇宙行业,催生了元宇宙行业的爆发式发展。

面对元宇宙强势来袭,今年2月,我国也正式成立元宇宙医学联盟,旨在结合全息构建技术,应用PNapp5A (AI肺结节管理程序)和虚实联动初评研判流程,诊治肺结节中的早期肺癌,用智能处理和全息仿真技术辅助专家评估难定性肺结节,提高同质化诊疗水平,并开展教学、培训、会诊和分级诊疗。

进阶的医疗体系数字化

疫情之下,沉寂已久的数字医疗被唤醒,迎来曙光。

首先,数字医疗服务需求激增。2020年,我国共有900家互联网医院,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平台访问量大幅攀升,部分平台咨询量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而国内所有省份已开通医保电子凭证,累计用户达4.5亿。

以近期疫情形势严峻的上海市为例,相关远程医疗企业利用数字医疗平台优势,在线开设义诊通道,组织几千名医生,为隔离的上海居民提供线上咨询、优惠义诊、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等医疗服务。

其次,资本再次入场,下注数字医疗。据CB Insights报告,2020年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总融资额为806亿美元;数字医疗的融资规模同比增长45%,股权融资创下26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远程医疗成为最大赢家。

第三,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数字医疗产业。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曾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而美国部分州甚至放宽或取消了某些远程医疗许可证。

医疗体系数字化顺势起飞不仅是疫情使然,更有5G技术加持的必然。随着5G时代到来,原先4G时期无法高清传输视频的瓶颈有望被打破,让诸多智慧医疗先进的概念设计得以落地。5G相比4G拥有大连接、低时延、高带宽的三大优点,在物联网终端层面首先会采集医疗数据,收集各类检测人体特征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数据,借助5G“管道”高速传输海量数据,之后在“云层面”完成大数据处理、云计算、边缘计算。

2018年卫健委出台《关于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9年又发布《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为数字医疗体系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在卫健委的大力推动下,目前我国已有近百家医院开展了“5G+”医疗场景的试点工作,包括远程会诊、AI辅助诊疗、实时影像上传等应用场景,协助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早期筛查,为医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国内医疗体系数字化以智慧医院的搭建为主。

3

智慧医院整体架构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但5G时代下数字医疗发展仍面临不少阻碍:大健康数据缺乏标准化、数据质量低、存在信息孤岛。为此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相关标准。

此外有专家提议,应引入国际疾病分类(ICD)/医学系统命名法(SNOMED)/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等医疗信息标准,实现各区域信息系统如HIS、EMR、LIS、PACS等的数据标准化。在医疗数据应用深度方面,医院、医保和社会服务等部门应打通联合,让医疗信息在患者、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和医护人员之间流动共享,同时嫁接智慧居家养老汇集的数据,完成诊前、诊后医疗闭环。

全球疫情成为数字医疗发展的催化剂,坚信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的羽翼终将丰满,凭借第四代信息技术革命振翅翱翔。

参考文献

1.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胡权等著,2021.01出版

2. 5G+环境下数字医疗的发展浅析,白佳,智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3. 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在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杨德真,2019.03

4. 数字医疗在精神病学领域中的应用,曾嘉慧等,2021.05

5. 达索系统官网